凌晨召集,清晨出征!广东医科大学第6批突击队协助东莞抗疫
中新纪实 2021-12-19 10:01
收录于合集#最新疫情160个
点蓝色字关注“中新纪实”
12月18日清晨,广东医科大学组建的松山湖抗疫流调党员突击队迅速出征!师生们都说这是一支“特别”的流调服务队,这支队伍是由一批博导领衔的专业队伍,有导师和学生携手出征!有夫妻教授联袂逆行!还组建了战疫临时党支部!这是广东医抗击本次疫情的第6批抗疫突击队!
12月18日凌晨0点许,广东医科大学接到东莞松山湖管委会紧急通知,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曾志嵘率队紧急赴松山湖管委会研判形势,会商支援措施。 针对疫情形势,应松山湖管委会要求,学校党委发出指令:立即组建广东医科大学松山湖抗疫流调队,紧急奔赴松山湖园区各点位支援抗疫。 清晨7点,由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、第二临床医学院、医学技术学院、护理学院、公共卫生学院、药学院等6个学院62名师生组成的第3批抗疫流调队在学校行政楼报告厅迅速集结。这也是学校支援东莞此次战疫的第6批专业突击队。为加强组织领导,经学校党委批准,流调队迅速成立了广东医科大学松山湖抗疫流调突击队临时党支部。党支部书记由倪进东教授担任,副书记由基础医学院院长何志巍教授、护理学院护理基础教研室主任王萍教授担任,基础医学院吴洪福教授担任组织委员,护理学院李颖副教授担任宣传委员,医学技术学院皮江老师担任青年委员。
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曾志嵘,党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谭平代表学校在图书馆广场为突击队送行!叮嘱队员们保重身体!确保生命健康安全!
倪进东从专业视角分析了目前的形势和流调工作要点。“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专业优势,全力帮助松山湖遏制疫情。”“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,我们责无旁贷。”
在出征队伍中,公共卫生学院倪进东老师、学校医院熊咏珍老师是夫妻,医学技术学院郑碧英老师、基础医学院张湘宁老师是夫妻,第二临床医学院官成浓老师和杨丰老师也是夫妻。问及他们为什么双双选择出征抗疫时,他们的回答幽默而温暖:“夫妻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 突击队员中,大多数队员已经多次出征;陈明、陈艳婷、吴俊、陈超4位队员于昨晚参加完核酸检测医疗队,今天凌晨又紧急出征。这是妥妥的流调天团,迄今为止“级别最高”的流调队伍,一不小心和你交流咨询的就是博导、教授,他们还可能是一对夫妻!流调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密接人群,锁定可能的传染源,继而采取措施切断传染源。自此次东莞大朗发现新冠疫情以来,学校东莞校区共派出3批95人次的专业流调突击队赴东莞市和松山湖开展流调工作,派出2批120人次的医疗工作突击队赴东莞开展核酸检测工作。
今年6月,学校派出以学生为主的963名师生志愿者、近3000名志愿者预备队,全力支援松山湖全员核酸检测工作。
而位于东莞塘厦镇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在本次抗疫中,担起了“先头部队”和主力军作用。12月15日清晨6时30分,顶着毛毛细雨,该院400多名医护人员,迅速集结出征东莞大朗镇各个核酸检测点,为抗击东莞疫情彰显广东医人的责任和担当。
目前,广东医科大学突击队成员和医护工作者在东莞市流调现场、松山湖管委会医疗保障现场,松山湖控股大厦医疗应急保障现场、松山湖流调现场、松山湖大规模核酸检测现场,以及大朗镇有关核酸检测现场同时多线抗疫。
中新纪实
新媒体,新视角,新思考,记录新时代。